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Java 抽象类和接口,看这一篇就够了(2)

更新时间:2022-06-16 10:04:58

04、 接口在应用中常见的三种模式


在编程领域,好的设计模式能够让我们的代码事半功倍。在使用接口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三种模式,分别是策略模式、适配器模式和工厂模式。


1)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思想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种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实现类中,接口的设计者可以在不影响调用者的情况下对算法做出改变。示例如下:

// 接口:教练
interface Coach {
    // 方法:防守
    void defend();
}

// 何塞·穆里尼奥
class Hesai implements Coa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fend() {
        System.out.println("防守赢得冠军");
    }
}

// 德普·瓜迪奥拉
class Guatu implements Coa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fend() {
        System.out.println("进攻就是***的防守");
    }
}

public class Demo {
    // 参数为接口
    public static void defend(Coach coach) {
        coach.defe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为同一个方法传递不同的对象
        defend(new Hesai());
        defend(new Guatu());
    }
}


Demo.defend() 方法可以接受不同风格的 Coach,并根据所传递的参数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行为,这被称为“策略模式”。


2)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思想是,针对调用者的需求对原有的接口进行转接。生活当中最常见的适配器就是HDMI(英语: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中文:高清多媒体接口)线,可以同时发送音频和视频信号。适配器模式的示例如下:

interface Coach {
    void defend();
    void attack();
}

// 抽象类实现接口,并置空方法
abstract class AdapterCoach implements Coach {
    public void defend() {};
    public void attack() {};
}

// 新类继承适配器
class Hesai extends AdapterCoach {
    public void defend() {
        System.out.println("防守赢得冠军");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ach coach = new Hesai();
        coach.defend();
    }
}


Coach 接口中定义了两个方法(defend() 和 attack()),如果类直接实现该接口的话,就需要对两个方法进行实现。


如果我们只需要对其中一个方法进行实现的话,就可以使用一个抽象类作为中间件,即适配器(AdapterCoach),用这个抽象类实现接口,并对抽象类中的方法置空(方法体只有一对花括号),这时候,新类就可以绕过接口,继承抽象类,我们就可以只对需要的方法进行覆盖,而不是接口中的所有方法。


3)工厂模式


所谓的工厂模式理解起来也不难,就是什么工厂生产什么,比如说宝马工厂生产宝马,奔驰工厂生产奔驰,A 级学院毕业 A 级教练,C 级学院毕业 C 级教练。示例如下:

// 教练
interface Coach {
    void command();
}

// 教练学院
interface CoachFactory {
    Coach createCoach();
}

// A级教练
class ACoach implements Coa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mman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A级证书教练");
    }
    
}

// A级教练学院
class ACoachFactory implements Coach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Coach createCoach() {
        return new ACoach();
    }
    
}

// C级教练
class CCoach implements Coa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mman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C级证书教练");
    }
    
}

// C级教练学院
class CCoachFactory implements Coach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Coach createCoach() {
        return new CCoach();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create(CoachFactory factory) {
        factory.createCoach().comma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对于一支球队来说,需要什么样的教练就去找什么样的学院
        // 学院会介绍球队对应水平的教练。
        create(new ACoachFactory());
        create(new CCoachFactory());
    }
}


有两个接口,一个是 Coach(教练),可以 command()(指挥球队);另外一个是 CoachFactory(教练学院),能 createCoach()(教出一名优秀的教练)。然后 ACoach 类实现 Coach 接口,ACoachFactory 类实现 CoachFactory 接口;CCoach 类实现 Coach 接口,CCoachFactory 类实现 CoachFactory 接口。当需要 A 级教练时,就去找 A 级教练学院;当需要 C 级教练时,就去找 C 级教练学院。


依次类推,我们还可以用 BCoach 类实现 Coach 接口,BCoachFactory 类实现 CoachFactory 接口,从而不断地丰富教练的梯队。


05、 总结


尽管接口使得抽象更进一步,但任何抽象性都应该根据真正的需求而产生,因此恰当的原则是优先选择类而不是接口,只有在真正需要接口的时候再重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