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To be or not to be--读《浪潮之巅》第三版有感

更新时间:2022-03-12 19:03:27

今年五一节之后的某天,我打开微信,看到“人邮IT书坊”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叫做“5月书讯”的文章,我怀着好奇之心点进去了,发现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第三版名列其中。每次看到吴军老师的新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本次也不例外。虽然前两版我都购买了,但本次我还是第一时间里在人邮异步社区上购买了本书第三版,并且在第一时间里目睹了新书的风采。

收到新书的当天,我就在地铁上把所有内容过了一遍,拿回家之后又从最后一章开始倒着一章一章地仔细阅读了一遍。相比前两版,第三版还是增加了不少内容,几乎每一章都有变化。如果大家想了解各大IT巨头的近况,那么阅读《浪潮之巅》第三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吴军老师就像是一个文字“魔术师”,总是能够把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事情用他独有的方式讲述清楚,让即使是非IT行业的读者也能够从阅读中收益。在叙事的过程中,吴军老师也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是个人的一些亲身经历,让读者阅读起来津津有味,丝毫不会有阅读很多IT类或历史类书籍所带来的厌倦感。

具体到本书的内容,我认为有这几个特点:第一,讲解细致,语言生动;第二,数据丰富,图文并茂;第三,全球视野,突出特色。

讲解细致,语言生动
本书的各章内容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为了让读者对所介绍的公司或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者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从源头讲起,中间包括了很多诸如创始人的奇闻轶事、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大小事件等很细节的内容。通过作者这样细致的讲解,读者可以很快明白,一个公司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一条规律为何会是这样等等。

作为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老师并没有写出像很多专业论文那样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将一个大公司或行业的兴衰成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精彩之处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例如,在描述Google上市的过程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介绍Google与一些投资银行之间的博弈,生动地展现了Google的精明之处。

数据丰富,图文并茂
为了辅助说明,吴军老师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包括公司的年度财报、公司的利润、公司的市值等。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变化的趋势,作者还将部分数据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书中全部都是文字,那么枯燥感会越来越重,让大部分人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勇气,最终带来的结果是读了很多本书,但每本书都没有读完。不管是《浪潮之巅》、《数学之美》,还是《文明之光》、《大学之路》、《硅谷之谜》,书中的内容都图文并茂,饱了读者的眼福。

全球视野,突出特色
书中介绍的公司虽然大部分都在美国,但作者的视野并未局限在硅谷或者是美国,而是着眼于全球。书中也介绍了很多中国的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小米等,同时也介绍了欧洲的公司,包括诺基亚、阿尔卡特等。在国际化的今天,任何公司都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要努力成为全球化的伟大的公司。

书中介绍的每一个公司都在其所在的领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的甚至是霸主地位。吴军老师在介绍这些公司的时候,都是在重点突出它们与其它公司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在强调它们的特色所在。这些伟大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与它们自身的特色是分不开的。对于目前很多的中国公司而言,都在学习或者是模仿行业领跑者的做法,也许只有它们具备了相当的特色之后,才能立足于世界的舞台上,也才能成为伟大的公司。

结束语
《浪潮之巅》一书介绍的公司中,大部分都是伟大的公司,那么伟大的公司有何特点呢?我认为有这些特点:标新立异、追求卓越、自我否定、适时而变等。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不但要有好的技术、好的商业模式、顶尖的人才,还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永远保持创业精神。能够做到这些的非常少,因此伟大的公司也成了稀奇品。当一家公司位于浪潮之巅的时候,它的选择其实就是to be or not to be,要么通过开拓新领域或自我否定继续引领潮流,要么被科技浪潮无情地淘汰掉。

此外,除了介绍科技公司之外,《浪潮之巅》一书中还介绍了斯坦福大学、风险投资、投资银行等,这也就是科技行业的生态系统。因此,某个地方只有具备了产生伟大公司的所有条件(包括技术和非技术的),也就是具备了优良的生态系统,才能有机会产生伟大的公司。

To be or not to be--读《浪潮之巅》第三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