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书评:《品味大数据》的“魔力”

更新时间:2022-08-15 09:07:47

   个人写的一篇书评,原书见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94372/


    大数据这个词时下被炒的热火朝天,作为一个IT行业的在校生,自然免不了对此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在当当浏览了众多书后,我最终买回来了《品味大数据》这本书。(其实是因为打五折,便宜,嘿嘿)
    在我看来,本书具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初看封面,是作者对于读者的发问:“大数据的历史、内涵、哲学与技术,你了解多少?”,本人作为一个IT在校生,之前也看了不少关于大数据的专业文章,看到这个问题脑中不禁一懵,大数据不就是一门单纯的技术么?怎么还就扯上历史、哲学和内涵了?好啊,我还真要看看这所谓的大数据历史哲学内涵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就不信你能写的让我服。于是,带着这个疑问,带着要和作者“一决雌雄”的决心,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结果......这一翻就着了魔,好吧,我承认,作者你赢了。
    读完序言的时候,你会发现本书的第一种“魔力”,那就是行文语言的通俗流畅。简直太容易消化吸收了啊有木有!没有高高在上的学术名词,全是地地道道的口语式表达和生动诙谐的贴切比喻,偏学术的书里,这样平易近人的文字真的不多,我不禁看了看自己书架上的专业课教材,深深的叹了口气,陷入了沉思......这就是差距啊,反正这样的写作方式已经把我深深的“圈粉”了,于是我开始继续往下读。短短的几页序言里,随处可见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和对百家之言的旁征博引,而且都注解了出处,我心里不禁暗自赞叹,看来作者肯定狠下了一番功夫,这本书不会白读。
    本书的第二种“魔力”,在于对问题本质的追根溯源。看完一到三章,你会发现这是一部沿着从古至今的时间线写成的“数据简史”,作者从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讲起,探讨了数据的来源和数据思维的形成,然后讲到近代存储体系发展带来的数据量的飞速增长,最后便是数据库的发展和今日大数据的兴起,短短三章,便道透了大数据的“前世今生”。合上眼,一幕幕画面从脑海中飞驰而过,那是千万年间数据发展的历史画卷。睁开眼,烟云散去,今日之大数据,跃然纸上!
    本书的第三种“魔力”,在于对客观事实的深刻思索,也就是本书四到六章所讲的大数据的内涵和哲学。第四章大数据的内涵讲述了信息的形成与信息集合所带来的价值,第五章大数据的哲学思考从本质上探讨了信息以及大数据对人类的意义,第六章大数据研究的第四范式则探讨了大量信息的产生导致的人们对研究世界所遵循的科学方法的转变。读书时让我思考(或者说走神)最多的也是这三章,其中要特别说一下第五章——对于大数据的哲学思考,前面有书评说第五章写的不好,看不懂,只能“呵呵”,可能是没能理解作者之前的铺垫。个人认为第五章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因为它预言了一个极有可能成真的未来世界,那就是“万物皆数”——将万事万物都算法化。这个观点和《未来简史》不谋而合,令我一度陷入了长时间的思索,试图理解其本质。个人认为,唯有一本能真正发人深思的书,才是一本好书。
    本书的最后一种“魔力”,是作者对大数据正反观点的思辨和对现有大数据技术的全方位罗列,也就是本书七到十一章的内容,第七章讲述了大数据应用的三个案例,第八章是对大数据缺点的冷静反思和对小数据的探讨,第九章则论述了一些针对大数据的反面观点,第十章是大数据生态圈的全技术介绍,第十一章则是一个具体大数据平台技术(Hadoop)的介绍。读书时这五章是最最最难啃的,特别是第十章大数据生态圈的全技术介绍,大数据现有技术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读这一章时我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个走神就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实用技术。作者通过这一章揭开了大数据技术学习的冰山一角,如果想要真正让大数据落地生根,就需要这些实用技术的支持,而这些技术需要几十本书甚至上百本书的积累!大数据之路,任重而道远呐!在此我友情建议此章可略读,掌握技术概念即可,若想深入理解则事先预留大量大量大量时间用以查阅注解资料,如果你能都学会了......那也顺便教教我吧:-D
    说了这么多本书的“魔力”,也来谈谈本书的一些缺点吧,个人认为本书各章节之间的逻辑性不够强。书整体分为了历史、内涵、哲学、技术四个模块,但是各模块之间没有统一的串联起来,这算是本书的一个小瑕疵吧。
    最后,通读本书之后我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看《大数据时代》这本书时,我惊奇的发现这本书我好像已经读过了一样心领神会。我想这得益于作者在《品味大数据》中大量援引的有关《大数据时代》《数据之巅》《文明之光》《乡土中国》等书的观点,这些书虽眼未读,但心已读。这也是本书没被其他人发现的一个优点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