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

更新时间:2022-09-16 12:53:46

前 言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意在督促设计师和设计项目经理们去努力思考设计活动的过程(process),特别是复杂系统的设计过程。本书是站在工程师的角度来思考的,不仅注重实用(utility)与效益(effectiveness),也兼顾效率(efficiency)和优雅(elegance)。1
谁应该读这本书
《人月神话》一书的目标读者是“职业程序员、职业经理人,尤其是管理程序员的职业经理人”。在该书中,我讨论了团队在开发软件时,获得概念完整性(conceptual integrity)的必要、困难和方法。
而本书的读者范围则扩大了很多,它融入了我35年以来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设计经验让我确信,不同设计领域的设计过程包含一些不变的因素。因此本书的目标读者是:
1)各种类型的设计师。设计如果只走系统化路线,而摒除了直觉,就只能得到亦步亦趋的抄袭品和仿冒品。然而,如果只跟着直觉走,而不讲系统化,则产品只会是瑕疵满盈的空中楼阁。如何将直觉和系统化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如何在设计师生涯中成长?如何在一个设计团队中发挥作用?
虽然本书涉及的领域甚广,但我期望的读者却是侧重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师—我自身的定位决定了面对这个读者群体我能够论述的内容最为具体。因此,在这些领域的例子中,有时会涉及技术细节。其他读者完全可以跳过这些细节,不影响理解。
2)设计项目经理。为了避免灾难,项目经理在设计他的设计过程中,就必须结合理论与口口相传的实践经验,而不能仅仅去抄袭某个过度简化的学术模型,也不能拿到一个过程,就生搬硬套,而对理论依据或别人的经验不闻不问。
3)设计研究人员。对设计过程的研究已经日渐成熟。这是好事,但并不是事事都好。发表出来的研究论文关注的主题越来越狭窄,而对于大局问题的讨论则越来越少。或许是出于对精确性,以及对“设计成为一门科学”的期望,想要在科学研究之外发表一些东西变得很困难。我建议设计思想家和研究人员,即使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帮助不大,也应该重新关注起大局问题。我充分相信,他们也会质疑我的论述是否普遍适用,以及我的观点是否真的成立。我希望将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带给实践者,谨以此为他们的学科提供一些帮助。
为什么要再写一本讨论设计的书
创造事物令人愉悦,从中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感。J. R. R. Tolkien说,上帝赐予人类次级造物(subcreation)的能力作为礼物,正是为了让我们感受愉悦。2 毕竟,“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我就算饿了,也不用告诉你。”3 设计本身就是快乐的。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实践上,设计过程都没有得到透彻的理解。原因并不在于缺少研究。许多设计师对于自己的设计过程都进行过反思。而研究的动机之一在于,无论在哪个设计领域中,***实践和一般实践之间,以及一般实践和较差实践之间的水准差距过大。大部分设计成本都耗费在返工,亦即纠正错误上,而且往往会占到设计总成本的1/3。平庸的设计肯定浪费了地球资源、破坏了环境,也拖累了国际竞争力。设计很重要,设计的教育也很重要。
所以,按照推理,设计过程的系统化,应该会提升设计实践的平均水平,而结果也的确如此。德国机械工程设计师,显然是最早采用这一规划的群体。4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以及此后人工智能的出现,设计过程的研究受到了很大鼓舞。最初人们希望,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承担许多例行设计的苦役,甚至还能够创作出高超的设计,而这本来属于人类去探索的领域。5 这个希望迟迟没有变成现实,我认为也不可能实现。设计研究形成了一门学科,有其专门的学术会议、期刊和许多研究项目。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深入研究和系统著述,为什么还要再写一本书呢?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降,设计过程有了长足的演进,但对于所发生的变化,人们却很少讨论。针对复杂的人造产品,团队设计日益成为常态,而团队常常分散在各地。设计师也与产品的运用和实现日益分离——基本上,设计师不再亲自动手构建他们设计的东西。各种类型的设计师的注意力已被计算机模型而非图纸所吸引。正规设计过程的教学方兴未艾,而且经常是雇主主动请求的。

目录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14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1.1 培根的结论对吗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16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1.2 什么是设计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18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1.3 何为实在?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26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1.4 对设计过程的思考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30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1.5 设计面面观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35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1.6 注释和参考文献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40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第 2 章 工程师怎样进行设计思维―理性模型 2.0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43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2.1 模型概览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44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2.2 该模型的构思从何而来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46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2.3 理性模型有哪些长处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49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2.4 注释和参考文献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54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第 3 章 理性模型有哪些缺陷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55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1 在初始阶段我们并不真正地知道目标是什么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58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2 我们通常不知晓设计树的样子—一边设计一边探索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72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3 (设计树上的)节点实际上不是设计决策,而是设计暂定方案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74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4 效用函数无法以增量方式求值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76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5 必要条件及其权重在持续变化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78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6 约束在持续变化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79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7 对理性模型的其他批评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80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8 尽管存在诸多缺陷和批评,理性模型依然顽固存在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82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9 那又如何?我们的设计过程模型真的那么事关紧要吗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75585 《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s的反思》一一3.10 注释和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