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Scala学习笔记(1) -- 为什么要学函数式编程

更新时间:2022-09-17 18:50:25

很久之前我就学过Lisp和Erlang,但是也就是写写HelloWorld,写个排序算法。也在Coursera上听过Scala的课,可是那时候我还不怎么用Java,所以后来也没怎么继续。可是对函数式编程的兴趣一直不减,工作中几乎不会用Scala,但是用的是Java,我一直在想着怎么把Scala用到工作中。最近在写一个工具,因为这个工具基本只有我们项目组用,而且很简单,所以我就用Scala写了。以后有机会,把Scala用在生产上。


为什么对函数式编程这么感兴趣呢。

第一个原因,可以装逼,或者说是个人兴趣。函数式编程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习这种思维方法。

第二个原因,好多人都在学,好多地方都在用。Java 8增加了lambda表达式的支持,连C++都已经支持lambda表达式和闭包。 有越来越多的用函数式编程语言写的开源软件在被广泛使用,最有名的,用Scala写的SparkErlang写的RabbitMQ,当然还有用Lisp写的Emacs。函数式编程语言已经出现四十多年了,为什么现在才火起来,是因为函数式编程语言天然的适合多核编程,或者分布式编程。GoogleMapReduce框架就是受到函数式编程的启发而出现的,其实GoogleMapReduce和函数式编程的map reduce本质上是一样的。


函数式编程的科学解释


下面是来自知乎的一段回答,对函数式编程做了比较好的解释。


编程范式

函数式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我们常见的编程范式有命令式编程(Imperative programming)函数式编程逻辑式编程,常见的面向对象编程是也是一种命令式编程。

命令式编程是面向计算机硬件的抽象,有变量(对应着存储单元),赋值语句(获取,存储指令),表达式(内存引用和算术运算)和控制语句(跳转指令),一句话,命令式程序就是一个冯诺依曼机指令序列

而函数式编程是面向数学的抽象,将计算描述为一种表达式求值,一句话,函数式程序就是一个表达式

 

函数式编程的本质

函数式编程中的函数这个术语不是指计算机中的函数(实际上是Subroutine),而是指数学中的函数,即自变量的映射。也就是说一个函数的值仅决定于函数参数的值,不依赖其他状态。比如sqrt(x)函数计算x的平方根,只要x不变,不论什么时候调用,调用几次,值都是不变的。

 

在函数式语言中,函数作为一等公民,可以在任何地方定义,在函数内或函数外,可以作为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可以对函数进行组合。

 

纯函数式编程语言中的变量也不是命令式编程语言中的变量,即存储状态的单元,而是代数中的变量,即一个值的名称。变量的值是不可变(immutable),也就是说不允许像命令式编程语言中那样多次给一个变量赋值。比如说在命令式编程语言我们写“x = x + 1”,这依赖可变状态的事实,拿给程序员看说是对的,但拿给数学家看,却被认为这个等式为假。

 

函数式语言的如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也不是命令式编程语言中的控制语句,而是函数的语法糖,比如在Scala语言中,if else不是语句而是三元运算符,是有返回值的。

 

严格意义上的函数式编程意味着不使用可变的变量,赋值,循环和其他命令式控制结构进行编程。

 

从理论上说,函数式语言也不是通过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机器上运行的,而是通过λ演算来运行的,就是通过变量替换的方式进行,变量替换为其值或表达式,函数也替换为其表达式,并根据运算符进行计算。λ演算是图灵完全(Turing completeness)的,但是大多数情况,函数式程序还是被编译成(冯诺依曼机的)机器语言的指令执行的。


一个直观的例子


在函数式编程里,function is first-class citizen。在函数式语言的代码里,你会发现各种参数都是函数,这与C语言或者JAVA完全不一样。

 

有这样一个例子,写一个程序对一组二维数据进行拟合。假设我有下面这些数据:

x :  [1,2,3,4,5]

y:   [1,4,9,16,25]

我要写一个函数,来得到这组数据的函数。注意,这时候我们要的结果不再是数据,而是函数。

 

假设我们要写的函数可以自己学习,每次试一个函数,不行,则继续修正(手工修正)。


C语言版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int main() {
    int x[5] = {1,2,3,4,5};
    int y[5] = {1,4,9,16,25};
    int a1,a2,a3;
    while(1)
    {
        scanf("%d %d %d",
            &a1,&a2,&a3);
        try(5,x,y,a1,a2,a3);
    }
}
int fun(int x,int a1,int a2,int a3) {
    return a1*x*x+a2*x+a3;
}        
void try(int len,int *x,int *y,
         int a1,int a2,int a3) {
    int i;
    for(i = 0; i < len; i++) {
        if(y[i] != fun(x[i],a1,a2,a3) ) {
            printf("not match\n");
            return;
        }    
    }
    printf("perfect match\n");
}



每次尝试后,就修改一下,最终得到一个a1*x*x+a2*x+a3的函数,实际上是一个系数。

 

Python版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ef TRY(X,Y,func):
    = 0
    while i < len(X):
        if func(X[i])!=Y[i]:
            print "not match"
            return
        i=i+1
    print "perfect match"
  
X=[1,2,3,4,5]
Y=[1,4,9,16,25]
while 1:
    func = raw_input()
    TRY(X,Y,eval(func))
  
appebn@EBNA3PJD:~> python find.py
lambda x : x*x+5
not match
lambda x : x*x*x*x*x*+1
not match
lambda x : x * x
perfect match


上面的两个程序的不同的地方在于,C语言版的函数是定死的,而Python版的函数可以作为变量输入。在C语言中,变量就是变量,函数就是函数(函数指针指针虽然可以作为参数传给另一个函数,但也是静态的,而且这里的函数更应该叫做routine)。

 

我们把这个例子扩展一下,假设有海量的数据,我们要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这些数据中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函数,而机器就是不断产生新的函数应用于这些数据。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函数式编程更理想。未来的IT系统,都是分布式的,数据都是海量的,传统的锁机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分布式编程了,而函数式编程就是一种可以在语言级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当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函数式语言的代码更加简洁易懂



写函数式编程语言时,最难的是转变思想。例如计算一个数组的和,

C语言:

1
2
3
4
5
int a[5] = {1,2,3,4,5};
    int sum = 0;
    forint i = 0;i<5;i++) {
        sum +=a[i];
}



用函数式编程语言写(Python,也可以用上面的for循环,不过那就和用C++写C语言程序一样了):

1
2
= [1,2,3,4,5]
sum = reduce(lambda x,y:x+y, a,0)

这里的reduce的作用是:

有一个累计值acc0reduceacc=acc+y应用到每个a的元素上,最后就得到了a的各个元素的和。

 

GoogleMapReduce就是受函数式编程语言的mapreduce启发而产生的(reduce在有的语言中叫fold,就是把列表折叠一下)

比如我用python写一个WordCount,给一个字符串数组,返回其中某个单次的个数。

思路:找"a"的个数,将["a","b","c","a"]映射成[1,0,0,1],再求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这个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函数
#判断一个词是不是等于word,如果等于word,返回1,否则返回0
#在函数式编程语言中,到处倒是可以返回函数的函数
def isTargetWord(word):       
    def isWord(w):        
      if == word:                
        return 1    
    else:       
      return 0
    return lambda x: isWord(x)
        
words = ["fuck","bitch","fuck"]
print "fuck:",reduce(lambda x,y:x+y,map(isTargetWord("fuck"),words),0)
print "bitch:",reduce(lambda x,y:x+y,map(isTargetWord("bitch"),words),0)


pythonlambda表达式里不支持if-else,如果用scala

1
2
val words = List("fuck","bitch","fuck")
println("fuck:" + words.map( x=>if(x=="fuck"1 else 0).reduce((x,y)=>x+y))

 

这种语法,先map,在reduce,看起来比较自然。一但理解了函数式编程语言,那么代码将会变得特别简洁易懂。当然让一个从来没学过函数式编程的人看上面的代码,肯定一头雾水,一但懂了,就觉得写起来特别方便。



总结


总之,对于一个热爱技术的人,一定要学一下函数式编程。



本文转自nxlhero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nxlhero/1661813,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