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联想季报中反映的增长经验

更新时间:2022-09-28 19:27:53

联想集团日前在***公布本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因为此前对联想2.31亿欧元收购德国梅迪昂事件的关注,我特别留意了联想这次的季报。

PC是联想集团的主要业务,而另一个发展重点则是作为PC产品衍生领域的平板电脑。假如对PC行业的荆棘丛生缺乏感性认识,我们有更好的例子。作为PC行业的老大,惠普在遭遇了去年的几次产品危机之后,日前刚刚宣布退出包括平板电脑和手机在内的WebOS硬件领域,并被比尔·盖茨赞扬为“惊人但诚实”。相比之下,根据联想这份季报,其同比增长的业绩非常惊人:“销售额增长15%,毛利增长41%,毛利率达到12.5%。经营溢利增长51%,股东应占溢利增长达98%”。在PC制造被整个IT行业视为鸡肋甚至负担的当下,联想能收获这样一个业绩,我们不得不佩服杨元庆回归(即2009年联想领导层改组)之后所表现的杰出经营能力。联想季报中反映的增长经验

就象投资股票一样,并购都是有风险的。不是所有的规模性并购都能百分之百地实现规模效益,如若失败,甚至可能遭遇零回报甚至负增长。联想在收购了IBM的业务之后,经过很长时间终于获得了不错的品牌收益和经营效益,而前不久对德国梅迪昂的成功收购使得联想在欧洲市场更加游刃有余。从规模战略上讲,这是对当初与宏碁争购Packard Bell失利的一个迟来的反击,联想因此扳回一城。

受移动互联网市场飞速发展的影响,整个IT行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动荡不安。象惠普刚刚所做的那样“壮士断臂”并非一个国际性的大型IT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而只是避免陷入危机的权宜之计。实际上,平板电脑、手机和传统PC共同的本质属性与制造基础,决定了这三大细分市场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尽管这三种产品发展历史、发展速度和规模不一、快慢有别,但都必然依托强大的品牌基础实现增长。所以,完全存在从“落后”的传统PC向“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跳跃式地转型的机会,甚至无可避免的规模优势。无论是以苹果为首开创的平板电脑产品,还是智能手机产品,都是以PC用户终端体验的改善为前提的。尽管各大品牌厂商的发展模式都有其特殊个性,但产品共同的本质属性却决定着产业大趋势的普遍性,这就为联想实施横向的产业增长提供了必要的发展前提。与惠普恰恰相反的是,联想积极迎接移动互联网的考验,从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便迅速从其行业新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当中前瞻性地认清了趋势,一方面果断回归智能手机市场,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不同于苹果iPad的创新型平板电脑乐Pad,其创新的设计已经被业界誉为“平板电脑当中的SUV”。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贝森提出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生产率因素是:资源的再配置、规模经济和科技进步。而杨元庆近日曾表示:“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把战略侧重点放在了增长上,为实现快速的增长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我们推行更注重平衡的战略,既保持快速的增长,又关注盈利水平的提升。”联想的发展策略显然是按照丹尼森·贝森的三大要素生产率因素进行布局的,对IBM的PC业务和对德国梅迪昂的收购、以及与NEC的合作,既实现了行业内部的资源再配置和产业优化,也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自身的规模经济;至于科技进步,对于联想来说,自然归于其在PC产品系列中的持续创新和在平板电脑及手机领域的独辟蹊径。符合要素生产率因素的这三点要领,联想收获喜人的业绩季报也就不足为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技术经济观察家,***评论人



本文转自 瞬雨 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soorain/6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