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海尔1985年砸的70多台冰箱相当于多少钱?

更新时间:2022-10-10 14:53:58

1985年海尔砸的70多台冰箱相当于多少钱,这于当时的经济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我所在的单位一般工人的工资是38.6元、***是38.5元。当时我们当地也有一家生产冰箱的厂家,一台冰箱是1300元左右,由于是紧俏商品,1400元很好出手。这么看来当时海尔砸掉的冰箱市值也在80万至90万。正是由于海尔此举,海尔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了质量可靠的丰碑 ,海尔家电从此畅销全国。

1984年8月,国家规定的基准价格:100升冰箱每台中准零售价605元,110升为635元, 150升为765元。


海尔在官方微博也回复了王健林的发言。

当年的海尔砸了70多台冰箱经济上的损失,与以后人们对海尔集团的信任相比较,简直是不值一提!

任何商品有价,然而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无价。他砸出了海尔人知耻而后勇,创造品牌意识、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

信任和创新是无价的!

相当于砸了现在70辆车也不止。但那时候人都不富裕,那时候我父母买的洗衣机都舍不得用。十多年前我买的第一辆奇瑞QQ。刮下底盘就得下车看看心疼半天。现在几十万的车子撞了直接找拖车。都不用关注到底坏的多严重。从一个奔着能吃好吃饱的年代到现在衣食无忧社会变化大了。比较也没有意义。当年的艰苦朴素到现在也不会忘本。

根据当年国家的物价规定,100升冰箱准零售价为605元,110升为635元,150升为765元。以上为网上数据,我们不知道海尔砸掉的冰箱容量为多少,并且商品售价含有品牌溢价在其中。

我们用置换法感受一下,这个如今看似不值一提当年却引起轰动的行为。

70*605=42350元。

当年黄金24K的每克45.5元。可买931克。

当年北京市学费小学一年5元。

鸡蛋每斤1.29元。可买鸡蛋32829斤。

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按照当时的销售行情,这些电冰箱稍加维修便可出售。但是厂长张瑞敏当即决定,要在全厂职工面前,将这76台电冰箱全部砸毁。虽然职工们纷纷建议便宜处理给他们,却被张瑞敏拒绝了。

张瑞敏对员工说:“如果便宜处理给你们,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张瑞敏决定砸毁这76台冰箱,而且是由责任者自己砸毁。

近些年网友们再次翻开这篇历史,纷纷议论:当年砸的70多台冰箱相当于多少钱?当时一台冰箱800多元钱,而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只有40元,一台冰箱几乎等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那么70多台冰箱就是560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116年的收入,有网友称折换到现在价值将近1400万元。

很多职工在砸毁冰箱时都流下了眼泪,平时浪费了多少产品,没有人去心痛;但亲手砸毁冰箱时,感受到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痛心疾首。然而就是通过这种非常有震撼力的场面,改变了职工对质量标准的看法。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海尔如今世界级家电品牌的地位!

海尔骗了全国31年。98年我就修到海尔2等品冰箱。张瑞敏在海尔手册上已经说了海尔是垃圾,愿者上钩。一级市场创信誉,二,三级市场创效益。欧洲是一级市场,质量好,价格便宜。超省电。中国是二级市场,质量差,特耗电,价格贵。国内返修率百分之十几。欧洲是万分之三。所以维修人员都说只有哈儿才买海尔。

当时一台冰箱800多元钱,而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只有40元,一台冰箱几乎等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所以70多台冰箱就是560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116年的收入。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那是1985年,每台冰箱售价大概在1000元左右,那时候的1000元是什么概念呢,那时候一般教职工工资在100元左右。你身价如果超过10000块,你会得到一个尊称,叫做万元户,那时候万元户比现在的百万富翁还要稀少。


76台冰箱也就是7万6000块钱,当年我爸娶我妈的彩礼是500块钱,并且在我们那算是高的,按我爸妈说,当时结婚时亲戚们来彩礼是2块钱,5块钱。

当时大家都很没钱,所以7万6000块钱在当时算个不小的数目,这也是为什么砸了76台冰箱全国闻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换算一下,当时的76台冰箱大概是一台进口车的钱,却可以在当时买十几套房子,差不多可以买一整栋楼。可是钱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当时全国的经济体量,抵不过如今全国经济体量的万分之一。

那么海尔砸冰箱是怎么回事呢?

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差不多1000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

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无论怎么说,海尔砸冰箱砸出了自己的品牌,砸出了民族品牌的硬气。


1985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生产的瑞雪牌电冰箱(海尔的前身),在一次质量检查时,库存不多的电冰箱中有76台不合格,按照当时的销售行情,这些电冰箱稍加维修便可出售。但是,厂长张瑞敏当即决定,在全厂职工面前,将76台电冰箱全部砸毁。

当时一台冰箱800多元钱,而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只有40元,一台冰箱几乎等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当时职工们纷纷建议:便宜处理给工人。 张瑞敏对员工说:“如果便宜处理给你们,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张瑞敏决定砸毁这76台冰箱,而且是由责任者自己砸毁。

很多职工在砸毁冰箱时都流下了眼泪,平时浪费了多少产品,没有人去心痛;但亲手砸毁冰箱时,感受到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痛心疾首。通过这种非常有震撼力的场面,改变了职工对质量标准的看法。管理启示录—海尔砸冰箱管理无小事:针鼻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质量无小事:企业的1%是客户的100%

安全无小事:星星之火可以毁灭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