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构网

分享程序员开发的那些事...
且构网 - 分享程序员编程开发的那些事

以“系统工程”引爆产业动能,航天科工驶入自主可控“深水区”

更新时间:2022-08-17 20:32:57

以“系统工程”引爆产业动能,航天科工驶入自主可控“深水区”


近年来,伴随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加剧,“自主可控”作为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和网络强国战略、提升国家网络安全能力的关键举措,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也正因此,关于如何发展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并构筑完整、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对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通过实践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即以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发展自主可控事业。


“系统工程”是系统,还是工程?


近代科学分析方法主张,要深入研究客观世界,就必须把事物分解开,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认识它。这与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相比,显然有着很大的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将事物分析得越来越细,便很容易割裂事物间的联系。因此,仅停留在分析方法上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把客观世界看作一个统一的、在相互关联中变化的“系统”来加以研究。1981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略谈系统工程》中强调。


事实上,对“系统科学”有所了解的人,一定对“系统工程”并不陌生。“系统工程”作为直接联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是“系统科学”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分析研究系统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控制机制,运用各种组织管理技术协调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以及实现系统最优目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要以为这是多么神秘的概念,实际上它在中国航天工程领域早有成熟运用,并发展出一整套完善的方法论体系。但即便这样,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系统工程”思想可以指导自主可控领域的实践。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从自主可控产业的系统属性说起。


点燃思想引擎,啃下自主可控“硬骨头”


不可否认,自主可控产业就是一个巨型系统,而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道理很简单,自主可控不仅涉及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研发,同时还涉及系统集成、系统测试验证、应用适配、环境支撑等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庞杂且风险识别难度高,非常需要“系统工程”思想这样更加先进的管理哲学。

以“系统工程”引爆产业动能,航天科工驶入自主可控“深水区”

航天科工历来是“系统工程”思想的先驱践行者,如今这簇“系统工程”的思想圣火,又被成功运用到自主可控领域,并重新焕发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航天科工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建设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关键在于系统搭建过程中国产化软硬件的适配与优化工作。目前,我国国产化软硬件在性能方面仍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一定差距,即使单个软硬件产品性能再好,也不能保证由其搭建的信息系统能够流畅运行。如何使国产化软硬件搭建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实现运行速度大幅提升,亟需以“系统工程”思想进行论证布局。这就好比一名优秀的将军训练磨合一支新组建的军团一样,将不同品牌、不同厂商的国产化软硬件持续进行适配优化,使这些国产软硬件组合而成的信息系统能够良好、稳定运行,实现“1+1>2”的效果。


以联盟促产能,驶入自主可控“深水区”


自主可控,不是实现关键软硬件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就够了,它还对自主可控产业生态、自主可控产品和技术的市场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前,国产化关键软硬件发展缓慢,我国用户对国外Wintel(Intel+Windows)生态高度依赖,不仅阻碍了国产化信息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也不利于自主可控产业生态的成型。


所幸的是,航天科工集团在以“系统工程“思想助推自主可控市场化及生态化方面已做了充足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航天科工采用“大分工、大协作”的商业模式,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建立起集系统集成、适配、优化、产品生产、应用软件研制等于一体的产业联盟,逐步形成了以航天科工二院706所为总体牵头单位开展自主可控系统性应用顶层设计、国内优***量广泛参与的基本格局。目前,航天科工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智慧与力量,率先完成了覆盖全集团的2万余台国产化终端部署工作,打造了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样板间”,是迄今为止国内自主可控信息系统领域最大规模的应用案例。


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发展自主可控的短期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都一定是促使产品从“可用”到“好用”发展,促使产业链从上下游健康互动向成熟的产业生态进化,这既是我国自主可控发展的“深水区”,也是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产业无坚不摧的安全保障,同时更是一项需要“系统工程“思想指导的复杂工程。